践行“两山”理念丨中交广航局以创新实践守护“国宝”红树林,绘就“绿美广东”新画卷
近日,由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下简称:广航局)设计建造的全国首个大规模红树林“种养耦合”生态修复项目——湛江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其位于广东湛江麻章区金牛岛周边海域7个区块的红树林种植任务已全面完成,其余11个区块的种植工作正按计划有序推进。这片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国宝”、叮嘱“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的红树林,既是维系海岸生态平衡的“核心命脉”,更是承载民生福祉、彰显大国担当的“绿色名片”,而创新实践的“种养耦合”模式,更让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双向奔赴,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答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守护海岸线的生态国宝
202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有“红树林之城”美誉的湛江,考察麻章区湖光镇金牛岛红树林片区。这一红树林片区地处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部,素有“海岸卫士、鸟类天堂、鱼虾粮仓”的盛誉。

作为地球上独特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红树林的生态意义关乎全局、利在长远。它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天然碳库”,作为最重要的蓝碳生态系统之一,固碳效率是陆地森林的2-10倍,每公顷每年可固碳10—15吨;它是守护海岸安全的“坚固长城”,密集交织的支柱根与板状根能削减90%以上的风浪冲击力,有效固定滩涂、抵御风暴潮与海啸,成为沿海地区不可替代的生态安全防线;它是滋养生命的“海洋绿洲”,独特的潮间带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种群,黑鹤、勺嘴鹬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此栖息繁衍,更为全球候鸟迁徙提供了关键驿站,维系着海岸带生态链的完整稳定;它更是净化海水的“自然滤器”,通过根系吸附、微生物降解等作用,有效去除水体中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显著改善近岸海域水质,为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种养耦合实现“点绿成金”
2024年9月以来,广航建设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勇担生态保护使命,将红树林修复作为响应“海洋强国”“生态文明”战略的生动实践,以全国首个大规模红树林“种养耦合”生态修复项目为抓手,总规划种植红树林546公顷,同步实施3.02千米海堤生态化改造,为湛江“红树林之城”建设筑牢根基。
种养耦合,即以红树林种植为核心、生态养殖为补充、系统循环为支撑,在红树林湿地周边划定生态养殖区域,选择弹涂鱼、青蟹、对虾等与红树林生态兼容的品种,形成‘林护渔、渔养林’的良性循环。在“种养耦合”的生态中,红树林为养殖生物提供天然栖息庇护所和充足饵料,净化养殖水体,减少病害发生;而养殖活动产生的有机废弃物经微生物分解后,为红树林生长提供天然肥料,同时通过合理调控养殖密度,避免生态过载,实现“一亩海域、双重收益”的生态经济双赢。
项目副经理王玉生介绍道:“项目创新采用的‘种养耦合’模式,打破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对立’的传统认知。”
“为破解生态修复难题,项目团队以科技创新赋能‘种养耦合’,构建了四大核心技术体系。一是智能种养动态优化,使用多参数水质传感器和智能监控系统,随时掌握水温、盐度等生态情况和施工进度,让珍稀树种占比提升30%,生态修复和水域保护两不误。二是双层固土稳定滩面,用创新松木桩技术固定土壤,配上潮位感应的灌溉系统,灌溉效率提高70%,红树幼苗更容易存活。三是培育抗逆苗木立体防护,通过断根让苗木更抗折腾,引入弹涂鱼控制藻类,既护好红树林,又提升养殖质量。四是全周期零废弃循环,用动态补植技术,把死植株粉碎当肥料回填,养殖尾水经红树林净化再利用,实现资源高效循环。”项目负责人王昊介绍道。

此外,在项目546公顷的广阔修复区域中,由于远岸区域难以涉足,传统人工作业效率堪忧。项目团队创新采用无人机投苗模式,精准投放甄选后的白骨壤、红海榄、桐花树等本地树苗,高效打通滩涂投苗的“最后一公里”,破解了远岸作业的核心难题。无人机与人工互相配合进行投苗、分苗、种苗,不仅有效规避了水上作业的安全风险,更极大提升了效率。最繁忙时,团队同时投入6台无人机,每台一次可吊运40株带泥球的种苗,一名熟练操作手日投苗量可达2000至3000株。
践行“两山”理念 注入“绿美”动能
目前,湛江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已成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的示范样本。修复后的红树林湿地成为鱼群、鸟类的栖息乐园,生态养殖模式带动周边产业升级,为沿海群众拓宽增收渠道。作为全国滨海生态修复标杆,该项目不仅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更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规范与实施路径。2025年8月,项目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4、CCTV17专题报道,通过镜头向海内外展现中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与显著成效。
根据自然资源部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0年印发的《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到2025年,“十四五”期全国营造和修复红树林行动目标的面积为18800公顷。而作为该领域的创新引领者,中交广航局“十四五”期间参与设计营造修复红树林面积达4624公顷,近乎占了任务目标的四分之一。
项目负责人王昊表示:“我们将持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匠心雕琢生态工程。”下一步,中交广航局将继续深耕生态修复领域,深化“种养耦合”模式的技术迭代与场景拓展,擦亮央企生态修复名片,以创新实践守护“海岸卫士”,让红树林的生态价值持续滋养海岸带,让其社会意义不断融入民生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全球海洋生态保护贡献更多央企智慧与力量。(通讯员:李田邦、杨浩)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精彩阅读
-
天眼查数据洞察:数智赋能如何重塑冬季蔬菜千亿产业链?...
随着寒潮渐次南下,传统农业本应进入淡季,但冬季蔬菜种植产业却逆势而上... -
中南建筑助力一带一路“健康丝路”,援毛塔项目获评优良工程...
11月5日,中国援毛里塔尼亚国家公共卫生研究院项目竣工验收末次会议成功召开。会议... -
徐悲鸿:一马当先,百年回响...
甲辰马年,神州大地涌动着对“马”的文化热望,而在中国现代美术史的星河中,徐悲鸿笔... -
践行“两山”理念丨中交广航局以创新实践守护“国宝”红树林,绘就“绿美...
近日,由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下简称:广航局)设计建造的全国首个大规模红树林“... -
冠军加冕!AISB电竞拼词大赛长沙站落幕, 揭秘教培行业真正的“硬...
开篇:当最后一个字母落下,教育的真相被看见“L-A-N-G-U-A-G-E!”1... -
多重福利,畅游福山!东莞 观音山26周年感恩回馈已开启...
时光荏苒,初心不改。2025年11月30日,东莞观音山景区将迎来26周年庆。为感... -
茉莉花开车载芳华,文化甘霖润后白“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再启程...
近日,初冬的暖阳映照着句容市后白镇二圣村法治广场,“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再次携一... -
2025全球数商大会现代服务业分论坛,点燃可信数据流通新范式!...
11月26日,2025全球数商大会分论坛“信任为基数据为核—共建现代服务业可信数... -
上海SEO公司哪家好?长期稳居推荐榜的TOP级服务商详解...
在当下数字化浪潮汹涌的时代,SEO优化已成为企业提升线上竞争力、扩大品牌影响力的... -
BIPO新加坡办公室盛大乔迁,全球化战略布局再升级...
随着全球化战略的加速扩展,BIPO在全球人力资源服务布局上不断刷新新的高度。作为... -
2027年我国将达商业航天新阶段,现存航天相关企业超1.1万家...
近日,国家航天局公布推进商业航天高质量安全发展行动计划(2025—2... -
冰雪运动“黄金时刻”开启,现存相关企业超1.4万家...
小雪节气后,冬季冰雪运动迎来“黄金时刻”。在北京,北京延庆国家高山滑... -
低碳转型催生绿色新职业,现存生态环保相关企业超234万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以“低碳、环保、循环”为特征的绿色新职... -
同程旅行0780.HK等上市旅企"抢滩"自贸港封关红利...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在即,海南封关概念再次成为资本市场的热点。近两个多月以来,海南... -
绿色革命驶入货运干线,中国新能源重卡探寻“最优解”...
一、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行业进入快车道长期以来,重卡虽仅占汽车保有量的极小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