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信心从哪儿来
房地产市场未来的“盼头”,在于地方政府做好积极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专家建议“土地跟人走”,人口在哪里,房地产就该到哪里。
——————————
近日,受“沪六条”推动影响,上海楼市交易活跃度提升明显。上海市房管局披露,9月,上海一、二手住房累计成交207万平方米,环比增加8%、同比增加24%。
“原价1200万元左右,砍价后1000万元到手,我觉得比较合适。”上海市民陈先生9月份在上海市闵行区外环外华泾地区购入一套198平方米的二手房,带花园,单价约5万元。他的这笔成交,看房时长仅两周。
10月12日,在由上海财经大学举办的2025年三季度宏观经济专题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盛松成在作报告时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有望一两年内止跌回稳,“上海核心地段每平方米20万元的新房,一小时卖完了,这是事实。我认为,一线城市房价将总体趋稳,接下来会影响核心二线城市,最后影响到三四线城市。当然,三四线城市复苏会更久一些,它们既有人口流出问题,还有产业问题”。
66套单价20万元房产,一小时售罄
盛松成口中的上海核心地段新房,具体指的是位于上海黄浦区的豪宅项目上海壹号院,毗邻上海外滩和豫园。该项目8月23日迎来线下开盘,66套房源1小时售罄,当日实现销售48亿元。项目主力户型面积约315平方米至1115平方米,项目方公开的入市均价为19.8万元每平方米,套均总价约7358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该项目第五批次开盘,其第一批次房源于去年8月开盘。目前,该楼盘394套房源累计销售金额超240亿元,多个批次开盘即“日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与以往上海豪宅楼盘新房与二手房价格倒挂,一手房更加便宜,从而吸引众多投资者入局不同,该盘新房与周边二手房并未出现倒挂现象,其周边次新二手房的挂牌单价集中在17万元至20万元。“买房人可能只是单纯觉得核心地段保值,它值这个价。”一名主营该地段二手房交易的房产中介告诉记者,随着这轮房地产市场的调整,现在新房与二手房价格倒挂空间几乎已经没有了,“买房人回归理性,真正好的房子,才出手”。
几乎与此同时,8月25日,上海市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政策措施的通知》,从住房限购、公积金、住房信贷、住房税收等6个方面,打出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组合拳”。其中,上海外环外市场在“取消购房套数限制”利好下表现亮眼。
上海市房管局数据显示,9月外环外一手房在售项目日均成交较8月增加40%,二手住房成交占比达57%。同时,改善需求开始释放,“沪六条”扩容支持四类群体增购住房成交占比达1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人口在哪里,房地产就该到哪里
针对一线城市房价企稳的现象,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认为,这是“人口流动的必然结果”。他拿出自己团队制作的一张人口流动图,颜色越深,代表人口越集聚,“区县层面的人口在向少数城区集中,农村人口往城市跑,小城市人口往大城市跑”。陆铭的这张图表显示,即便是在人口稀少的东北地区,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这样的城市中心城区人口也呈现正增长。同时,珠三角外围人口呈现负增长,但珠三角核心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呈现正增长。
陆铭说,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已经达到57%,在服务业就业的人数占比也达到所有就业群体的50%左右,而服务业未来占比及在其中就业人群的占比还会提升。
“服务业的一个特征是,它的供给和需求需要在同一个时空里见面。”陆铭说,这对理解中国房地产的未来太重要了,“你买房子为什么?为了接近就业,为了接近消费。可能上海郊区的别墅会跌得很厉害,但上海市中心的公寓价格就比较坚挺。为什么?因为人口集中”。
陆铭认为,房地产市场未来的“盼头”,在于地方政府做好积极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在一些大城市内部,还有比较严重的‘职住分离’情况。不是土地不够用,是地方政府爱把土地用来盖办公楼。有的地区还控制中心城区容积率,房子不让盖多盖密,加剧了高房价和长通勤的矛盾。”对此,陆铭建议“土地跟人走”。
对于人口流入地区,应该优化土地规划,低效利用的工业和商服用地允许转为住宅用地,增加住宅比率并放松容积率;增加土地综合利用比例,顺应后工业化城市的向心趋势,在交通便利的都市圈交界地带和轨交站点周边集中供应土地,打造职住平衡、服务完善的“十五分钟生活圈”。
而对于人口流出地区,则应推行“集中式收缩”规划,盘活闲置土地资源。
此外,他认为还应推动“租购同权”,并将保障范围从“人才”延伸至广大普通劳动者。“为什么房价高?因为买房人的孩子读书待遇和租房人的孩子读书待遇完全不同,所以不得不买。”他认为,一旦“租购同权”,会使得很多年轻人敢租房结婚、敢生孩子。同时,不少“人才公寓”仅面向企事业单位集体供给,个人申请入住没有放开,“公寓里有游泳池、健身房,但很多普通劳动者不需要这些,他们更希望有电瓶车充电桩”。
房地产市场如何软着陆
“目前来看,我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不会硬着陆,而是有望在一两年内止跌回稳。”盛松成说,我国对房地产行业采取的金融层面硬调控始于2020年,如果能在6年至7年时间,也就是2026年、2027年实现“软着陆”,那就属于“表现特别优异”了,“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是正确的选择,资源要更多地投入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如果不对房地产进行调控,它每年能有50%以上的增速,那还怎么发展其他行业?”
盛松成认为,我国经济逐步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是正确选择,目前要关注的重点是“如何软着陆”。
他拿出一张从1998年到2023年我国新建住宅可容纳人口与城镇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图。图表显示,从1998年至2008年,我国人口比住宅可容纳人口多;从2008年至2018年,我国住房供应快速增长,填补了早期住宅不足的短缺。实际上,从2012年开始,我国新建住宅可容纳人口已经超过了当年的城镇人口增长。在他看来,2018年至今,已经进入住房总量过剩阶段。
“硬着陆有两个特征,一是房价迅猛持续下跌,二是引发经济全面衰退。我国目前不具备这两个特征,不会硬着陆。”盛松成预计,2025年我国房地产市场降幅将进一步收窄,2026年后回稳的可能性较大。
他认为,政府部门目前要做的,应该是解决好低收入人群以及新市民、青年住房困难的问题。“我们的核心城市已开始步入存量市场阶段,二手房交易成为主导。2020年租房人群占21.7%,2025年8月新房成交中现房销售占比达到32%。”盛松成说,房价趋稳后,地方政府还要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依托城市更新,盘活存量市场,通过收储、旧改等方式,增强二手房的市场竞争力;鼓励人口返乡创业,释放三四线城市房地产潜力。
“三四线城市目前已经几乎见底了,需要在产业政策引导下吸引人口回流。”盛松成说。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精彩阅读
-
楼市信心从哪儿来...
房地产市场未来的“盼头”,在于地方政府做好积极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专家建议“土地... -
技术为核,云南渔水源以专业服务破解养户难题...
技术为核,云南渔水源以专业服务破解养户难题 &... -
新国标奶粉是什么意思?一分钟帮你搞清楚...
尽管奶粉新国标正式实施已经两年多,但对于新手家长来说,“新国标奶粉是什么意思”“... -
市场监管总局撤销充电宝3C认证600余张,八成充电宝企业成立超5年...
今年,充电宝CCC认证问题备受瞩目。昨日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布会上,认证监管司一级... -
“运动张家界”:体育为媒,架起文化交流“新桥梁”...
在全民健身浪潮奔涌、文体旅融合加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张家界市以创新之姿推出“运动... -
河南景区1元午餐实收多了千元,现存景区相关企业超48万家...
9月30日至10月8日,河南老君山景区推出“1元午餐”活动,为游客送上暖心福利。... -
原来照片真的是“洗出来”的上热搜,全国仍存胶卷相关企业超3100家...
传统胶片摄影“洗照片”,是真实的物理化学过程。胶片成像基于卤化银光化学反应,历经... -
30项发明获颁中国专利金奖产品累计创收超5800亿元...
作为目前我国专利技术和产品展示交易方面规格最高、专业性最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 -
一券商资管“撤回”公募牌照申请...
光证资管“撤回”公募牌照申请 又一家券商资管申请公募牌照,按下“暂停键”。 ... -
郑州银行:同频共振,与区域经济共同成长...
除了工业大省,河南同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和粮食大省。近年来,全省经济... -
天眼新知 需求升级驱动养生保健变革,技术赋能开启行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世界保健日的临近,公众对健康的关注度持续升温,养生保健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
双节引爆亲子热潮!南京银杏湖×康师傅第八届亲子总动员圆满收官...
10月1日至8日,康师傅携手南京银杏湖乐园成功举办第八届“亲子总动员”嘉年华活动... -
昂瑞微符合科创板硬核要求嘛?...
当 5G手机、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射频前端芯片这一终端... -
国庆中秋出境游热潮涌动,现存出境游相关企业超2.8万家...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带来8天长假,出境游大幅增长引发外媒关注。泰国《TTR周刊... -
国庆线上文娱受青睐,现存影视相关企业94.2万家...
国庆假期,线上文娱消费呈现大屏化趋势。数据显示,国庆期间某视频应用大屏端观看时长...